網頁

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

第一章:研究學易應有的正確心態

第一章:研究學易應有的正確心態
無論是學易研易用易,首先要強調的是求學者的學習與研究心態,必須端正與保持研易的正確心態,才能學有所成研有收獲。主要注意的有三忌:

1、切忌在初學的基礎階段就博采眾長
為什麼要這樣說?當今六爻理論種類繁多,傳統的、改良的、新派的五花八門,別的理論我不好評價,也不說誰正確,我想說的是每套具備實用預測功能的六爻理論,都有其獨特的系統性,你可以通過實際檢驗哪套理論適合自己學,但千萬不要一開始就什麼理論都往自己腦袋裏塞,因為拋開實用性不說,實際上單單各式六爻體系理論的論點,很多或多或少都存在互相排斥的現象,很多人學六爻踏進了一個誤區,以為遍天下所有六爻理論都是應該是一致與互通的,學得越多越好,卻不知道卻是魚龍混雜,各有各的說法,學得越雜,印在腦子裏各種理論的矛盾性就越多,一卦出來按各自的理論分析居然什麼方向都有,那樣子實際是沒法子斷卦了,很多初學者就這樣,一入門就填鴨式的追求掌握各式學問,以為能咽進多少都是有益的,結果造成分析思路主次不分、理論運用混淆、越斷越糊塗,不但把別人說糊塗,連自己都給轉糊塗,最終自己把自己給廢掉,學名這叫典型「知識消化不良思維梗塞症」。你情願是看准了專心去學某一套理論,感覺不行,再全部拋掉,再專心學另一套的理論,這樣的「笨」方法,實際的學習效果或許反而更理想。等你找到效果可以是立竿見影的合適理論,基礎打牢固,實測准確率與穩定性都得到穩步提升,理論上有了主心骨,斷卦信心也隨之增長的時候,再嘗試博采眾長以為己用,不斷豐富與充實自己的理論體系,這才是正確的學易與研易途徑。
2、切忌主觀神化預測的實際功效
相信不少求學者之所以到處求學問道,是主觀抱著一種預測術是可以做到每測必准的信念,總盼望能有機緣遇上一個能每測必准神仙般的預測大師,學到可以「百發百中」的神奇理論,那就等於是擁有名副其實的「金手指」了,點到哪兒哪就是金光大道,多爽!可是人生際遇不如意的總十有八九,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,一旦實測不應驗,首先想到的是:是否理論有問題?或是師傅水平有問題?卻從來不去探究道本無端這個客觀道理,凡事無絕對,絕對就非易,預測術無論怎樣神奇,其實也只是一種技能,本身也存在誤差率,可以達到100%預測准確率的預測理論實際上是不存在的,除非只用於玩易而非實用預測的「圓形」易理———那倒是什麼方向都可以融通。記得易界有句名言:「沒有算不准的卦只有算不准的人」。這句話得看你從什麼角度分析它,若從哲學的境界去品味,那是沒錯的,很深奧很有感觸。但從實用性的角度去斟酌,卻是錯誤的,難道所有卦的信息都可以准確到位嗎?但很多求學者卻受這所謂名言的誤導,容不得理論有半點的偏差,一旦發現理論不應驗就立刻全盤否定,卻不知道好的理論,只是體現在斷卦能否長期保持在85%左右的較高准確率;與長期保持在85%左右預測准確率的穩定性上,並非體現在預測絕對的正確性上。何況出現預測偏差的原因本來就很多,特別在網上(當然也包括社會上),人的、事的、卦的、自己的因素都有可能,或許該應的時日還沒到等等,卦斷錯可能不單單是理論上或人的主觀原因,或許還受起卦方式、環境、心態、甚至術數理論本身不可避免的誤差率等客觀因素影響,所以只要保持較高水平的預測准確率與穩定性,能對事情未來決策起正面的參考作用,就算學有所用研有所值了,偶爾的失誤並不值得去大驚小怪。什麼叫迷信?就是未經反複實踐與驗證就癡迷妄信叫迷信。我們研易學易的人,最反感的,恐怕就是別人說我們廢寢忘食地研究的東西是迷信,我曾經與一位從來不相信周易預測功能的朋友相聊,他是一位大學的老學究了.我問他:「你為什麼總說周易預測是迷信呢?」他回答:「我覺得未發生的事根本不可能預先知道,科學上也無法解釋啊,我不相信,所以說周易預測是迷信。」我又問:「那你自己有否真正通過實踐去驗證一下,切實認識周易的預測理論,證明周易預測其實是迷信呢?」他老實回答:「這倒沒有。只不過很多人都這樣認為,我也是認同而已。相信很多人的觀點也和我一樣吧。」我說:「你未經過驗證就隨意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,絕對性地否定某一樣技能存在的真實性,這也算不算是迷信呢?」他默然:…………
又有一位行內人士,自己想操辦一件事,自搖了一卦問吉凶,與我探討過後我們閑談起來。
我問:「卦搖了,以後的吉凶趨勢也大致了解,那你打算怎樣做呢?」他斬釘截鐵地道:「那還用問?當然是按卦象趨勢,直接按卦兆指引的去辦就可以了,不然我學這個幹嗎?」
我問:「你平時預測,都可以做到百測百中,保證無一錯漏嗎?」他笑:「你自己都說你不可能做到百測百中,我又怎有這本事做到。」我道:「你既然不可能做到每測必准,那你又憑什麼對你自己的推算那麼絕對性地自信?把卦象的預兆信息作為事情決策的主導,而不是把卦兆作為事情決策的參考?」
未經過客觀驗證就隨意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,絕對性地否定一樣技能或其功能的存在,其實也算是一種迷信;而沒有技能水平支持下的盲目自信,或對預測結果不切合實際地妄信,是否也算是迷信呢?預測術畢竟也屬於技能範疇的一種,在保證總體預測水平的基礎上,由於各種主觀客觀因素不同,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誤差率,因此預測的實際准確率能長期穩定在85%左右的水平,已經算得上是一門成功的技能與具備實效的參考工具了。不僅僅是預測術這樣要求,每行每業何嘗不是這樣?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皇帝是至高無上的,常以「九五之尊」來形容,卻不知道這成語其實卻是《易經》裏面的術語,《易經》把卦象裏動的陽爻稱為「九」,動的陰爻稱為「六」,若卦中第二爻是動的陽爻,則稱為「九二」, 若卦中第三爻是動的陰爻,則稱為「六三」, 成語中的「九五」指的則是乾卦中的第五個陽爻動,乾卦乃是易經64卦之首,五位則是一卦中最尊貴最吉祥的位置,所以把這個位置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帝位,古人為何把卦的第五位置尊為君位?那是因為其位是六位居其五,威風已蓋過之下四爻,卻不出頭不拔尖,不盡其極故好勢能和諧地恒之久遠,所以是最好的位置,第六位置的爻就不同了,雖然位列極至,卻已經到了頂端狀態,再沒有上升的空間,反而有物極必反的下降趨勢憂慮,所以古人認為這位置不是最好的狀態,因此乾卦於第六爻的爻辭是「亢龍有悔」。由此可見,世間萬事萬物,只有達到六居其五的目標,實際已經算是十分理想的狀態,六分之五即約83%左右,預測的准確率也一樣,只要達到與穩定在這個預測水平之內,已可算是技有所用了,不少剛入門的求學者,初試預測見有所應驗,於是立即沾沾自喜起來,以為只學皮毛就能測中,那百發百中應是指日可待了,另有些易學者特別是掌握一定正確理論、預測水平較高的易學者,也很容易踏入對易卜結果盲目樂觀的誤區,隨著預測越來越精確,以為自己得道了,數十年的寒窗苦讀現在終於盼到頭了,往後的預測一定不可能再會有失誤的,這其實是些都是非常危險的心態,人往往在放松警惕之時危險就將悄悄降臨,易者若受盲目自信所左右,終有因此跌倒摔交的一回。而不單是易者,求占者也應有這個觀念,對卦占結果,六信其五就已經足夠,而盲目100%地絕對性偏信預測結果,其實也是一種迷信,人之所以遭遇挫折與失敗,往往因為對事物可能出現不好的趨勢缺乏必要的戒備心所導致,易卜可幫助你對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有大致的心理認識,以清醒自己盲從的頭腦,但卻不是要你又去盲從於易卜的信息,對於周易預測而言,無論對研究者或求測者,都應保持一顆平常心。之所以說這些話,無非是在啟示大家,應如何客觀去對待周易預測,如何更加實用效地去利用周易預測。
3、切忌不能持之以恒朝三暮四
不少初學者不僅一開始就貪多務得,而且對所學不堅定,一旦發現理論不應驗就立刻去找別的一套六爻理論代替解釋,這更不可取,這卦用這套理論出錯而用那套理論判斷正確,難保在別的卦中就可能反過來,更要命的是,大多數不同體系理論的論點是相互排斥的,各種理論都吸收,矛盾論點一旦碰撞起來那卦就等於沒法分析了。有容乃大,我們系統學習一套理論,要有恒心與耐性去驗證它的總體准確率,而不是單憑一兩卦就全盤肯定或否定理論的正確與否,要允許它出現誤差率,不管你學任何的一套理論知識,都應該抱著這樣一個正確的研究心態,這樣才有機會真正深入體驗到其中的奧秘。你若單憑一兩個卦就盲目地全盤否定這個理論而全盤接受那個理論,說不定這個理論實際的整體准確率有80%而另一套理論才有20%,朝三暮四最終的受害者只有是自己。所以曾經有位學員,有一個卦的卦理上解不通,跟我說拿什麼大師的論點倒能解釋,我回應說,想不通就先擱下它,該裝糊塗的時候就要裝糊塗,或許由於你論點的運用層面把握尚未到火候,或許由於你有更深層次的知識還沒領悟到。而從理論掌握的精確度,只希望你按卦理能長久保持十測八准的水平,並不要求你按卦理每一卦都必須判斷正確。隨便違背你所學的系統卦理曲解不可取,拿別的理論體系硬解更不可取,拿別的理論體系這卦你以為通了,但再別的卦就會產生不同理論體系的理論矛盾沖突,藏在腦子裏的理論矛盾與沖突越多,斷卦的思路就越來越難有明確的方向,更壞的是外來的理論會破壞自己原先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理念,令自己原來的體系精華領悟不到,新體系又只知道皮毛,到頭來什麼精華知識都沒學到,那等於是得不償失了。我們都知道清代的《增刪卜易》是一本絕佳的實用型易學教科書,但幾百年來真正能從中領悟到易學精髓的人卻非常少,但蔑視者卻很多,這其中很大原因就是由於求學者朝三暮四的學習心態造成的,首先不是堅定信念深入學習,而是一開始就抱著懷疑的態度,一旦在實操中不見應驗,立刻轉舵把書本扔掉,連皮毛的理論都參不透,自然更感受不到深藏在古例裏的精華,沒感觸就難有震憾,輕視蔑視是很正常的事。當然,話又說回來,若一套理論你反複地深入研究,都總是在實測中無法達到理想的預測准確率與穩定性,那就應該冷靜分析有否學下去的必要了。舉個例子,如辰月寅日占問孕婦超預產期多日仍未見產子,問孩子何時出生,得「萃之豫」
幹支:辰月 庚寅日 (旬空:午未)
兌宮:澤地萃         震宮:雷地豫 (六合) 
六神 【本  卦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【變  卦】
螣蛇    ▅▅ ▅▅ 父母未土       ▅▅ ▅▅ 父母戌土 
勾陳  ▅▅▅▅▅ 兄弟酉金 應 ○→ ▅▅ ▅▅ 兄弟申金 
朱雀  ▅▅▅▅▅ 子孫亥水         ▅▅▅▅▅ 官鬼午火 應
青龍  ▅▅ ▅▅ 妻財卯木      ▅▅ ▅▅ 妻財卯木 
玄武  ▅▅ ▅▅ 官鬼巳火 世    ▅▅ ▅▅ 官鬼巳火 
白虎  ▅▅ ▅▅ 父母未土      ▅▅ ▅▅ 父母未土 世
結果在占卦的第二日卯日淩晨孩子降生。有些學者很疑惑:「按古論,占孩子性別,一爻獨發陽動變陰者生女,這卦陽爻動變陰爻,按卦理應該是女孩才對,為什麼卻是個小子?是否理論本身就不正確的呢?」。我說,不是理論有問題,而是你把理論用錯了地方,關鍵原因是你對問事主題的主次模糊不清。如果意念主題是問男女性別為主,卦中有動,陽動變陰是生女之象,不用看子孫爻;若意念主題是問孩子身體健康、或問何時出生,而後兼問男女的,即非以問男女性別為主題,則不能這樣看,要以子孫爻為用神分析,這卦很明顯事主主要想問的是小孩何時出生,卦變六合,是實際產期將比預產期推遲的征象,動爻化暗動,說明已經預兆產期很近,子孫亥水為用神,受兄弟爻酉金動生,因辰月絆住了兄弟酉金,應期層面要沖絆的卯日才能作用生旺子孫爻,所以事情應在第二天卯日,這是卦的主題,若再推細節,子孫爻帶陽,那就應該是男孩了。主題不是問孩子性別,卻生搬硬套地以生男女性別的公式套入,張冠李戴地亂套理論,自然很容易出錯。很多時候,理論本身並沒錯,錯的只是人們不會正確地去使用理論,特別是初學者,一看到用這個理論預測不准,就懷疑它的正確性,全沒想到各個理論,其實各自有自己的應用範圍與適用層面,理論運用錯了,不去反省自己及時總結,卻盲目以為是理論錯誤造成的,隨意拋棄掉又去鑽其他的解釋,鑽來鑽去,結果到頭來自己什麼實用的東西都沒學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